1917——1928年
“爱的教育”的初步实践,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十年努力,实验研究成果累累,引领全国。
1914年8月,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原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谦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着手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重建学校。1905年8月,南高师开始招生。1906年,附属小学开始筹建, 1907年2月开始招生。首任主任(校长)为周维城先生。学校属南高师教育科领导,是南高师的试验基地。期间,江谦校长提出“调整师生关系”,时任南高师教务主任的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知行做合一”“爱满天下”的主张,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和显著进步。在他们的影响下,一种新型的“尊师爱生”的风气在南高师及附小逐步形成。这一段时期,学校受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很大,主任(校长)俞子夷先生率先在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验研究:设计教学法、联络教材教学法、学级编制法、以及各学科领域的实验研究,并首创了学生的自治组织“公仆会”。据不完全统计,从1920年到1926年,仅围绕学科进行的实验研究就多达57项。学校的实验研究对国内中小学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1928年,由俞子夷校长亲自编撰的《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一书出版发行,此书后被译成英文版在国外发行,至今美国多家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
1920年4月,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 约翰.杜威博士(John Dewey)(1859-1952)来华考察、讲学。在宁期间杜威对南高师附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前身)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叹为适合其理想,即发挥其学说以供学校研究”。为纪念他,学校把一座在建的教学楼命名为杜威院。
这一时期,学校校名随着大学校名的更替,亦不断变更:
1917.2 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
1920.1 南京高师暨南学校附属小学校
1921.8 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暨南学校附属小学校
1923.8 国立东南大学附属小学校
1927年秋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大学实验小学校